在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和GB50026-2007中有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放樣規定:若施工55米長的建筑,放樣偏差不能超過設計圖紙尺寸的1厘米,竣工后的長度極限誤差不能超過1.8厘米,超過該極限誤差的建筑均為不合格的施工建筑。
而房產測量規范規定:用于商品房或進入房地產市場的房屋的長度誤差為7.5厘米,可見建筑施工長度和房產測繪長度的誤差要求相差巨大,房屋建筑施工的長度誤差精度要高于房產測繪長度誤差精度7.5倍(見表1)。
雖然在建筑工程規范里,沒有對建筑施工面積誤差限的規定,但可以用建筑施工長度的誤差反算出面積誤差,如100平方米的建筑施工誤差為0.06平方米(0.066),而在房產測繪規范里有明確的規定,100平方米的房屋測量誤差可以達到0.6平方米(0.6),房產測量的測繪面積誤差是建筑施工的面積誤差10倍(見表2)。
房屋建筑的計量是遵循工程建設技術規律,有專門符合建筑施工設計規律的工程測量規范,按表中所示,房產測繪的面積計量誤差整整大于房屋建筑施工面積誤差10倍!
也就是說,房產測繪使用的計量標準屬于地理測繪范疇(見表3),不但達不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精度要求,更不符合房屋建筑工程技術的規律,就像用制造自行車的技術標準監督鐘表的制造生產一樣,是根本無法檢驗鐘表精密程度的。因此,把地理測繪的標準用于房屋建筑面積的計量,不但不能計量和檢驗建筑竣工后的房屋面積,甚至有違國家相關的計量法規。
按2002年以后建設部對預售商品房的要求,多層必須是修建到頂層斷水以后,高層必須是修建到六層以上才可以對外預售。按理,房屋的建筑主體已修建完成,預售面積和竣工房屋的設計尺寸和建筑面積是不會有變化的,現在按照國家商品房購銷合同規定,開發商可以在房屋實測后的面積上增減3,即一個建筑面積100平方米的商品房,經過實測后可以達到103平方米,假設一棟樓有100套房子,實測后總面積可以增加300平方米!
而在我國建筑工程領域里,建筑設計按設計的建筑面積量收費,建筑施工按設計圖紙工程量收費,由建筑施工誤差產生的工程量或面積是不收取費用的,但按照房產測繪的相關規定,開發商可以將房產測量產生的誤差面積合法賣錢。
業內人士由此質疑:沒有建筑設計,沒有建筑施工,開發商沒有繳納任何建設配套費用,但經房產測繪后多出來的房屋面積憑什么可以賣錢?
就有關房產測繪計量標準方面的有關問題,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最初試圖采訪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但被告知,有關測繪方面的問題,應該去采訪國家測繪局,但截止本報發稿時一直沒有得到國家測繪局的采訪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