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號系統
編號系統包括、點號、圖幅號、丘號等房地產要素的編號辦法,在之前的編號大多是手工管理與手工操作方式保留延續下來的,所以并不適用于計算機管理和建立房地產信息系統的需求。
在這本新的《規范》中,我們根據國內外,尤其是發達國家在編號系統變革中的經驗教訓做出新的規定中吸收精華而改編的。"丘"的編號,我們采用了和國家標準接軌的辦法,即采用:市區編號(國家標準)+房產區號(大致相當于街道辦事處或房管所范圍)+房產分區號(街坊或其它區域范圍)+丘號。
。
這樣我們的《房產測量規范》的基本技術指標、精度標準、編號系統、測量方法、管理方法都和國家標準接軌或和國際上發達國家的同類標準接軌。
第二: 界址點和房角點的精度
我國的《地籍測繪規范》和《地籍調查規程》規定的一級界址點的點位中誤差均為+0.05m;世界發達國家,例如聯邦德國、日本、北美和西歐等發達國家的一級界址點的點位中誤差幾乎均規定為+0.02m。
如今隨著房地產業的發展,房屋的外形和屋主的品味及質量要求的提高,用點的坐標來表述房屋的形狀和位置,用點的坐標計算面積,將是以后發展所需求的一種趨勢,因此從長遠考慮,把一級界址點的點位精度定在+0.02m,是一種有遠見的最佳選擇。經多方調研,《房產測量規范》將一級界址點的點位中誤差提高至+0.02m,房角點坐標的精度亦采用與界址點相同的標準。
由于我國各地經濟發展極不平衡,《規范》并不是要求全國各地都采用高精度的一級界址點,各地可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技術條件和實際需要,選用適合于自己需要的界址點精度與房角點精度。
第三:房地產要素測量的精度
目前我國各地經濟發張的不平衡,一些經濟發達的地方在對房地產要素的測量時,已放棄使用皮尺和平板儀等模擬成圖方法,而改用全站儀、電子記薄或全野外數字采集的方法,因此《規范》對全野外數字采集和用野外解析法所測的成果別立標準,規定其點位中誤差不超過+0.05m的精度,對個別施測比較困難的地區可放寬超過+ 0.10m,這樣可以保持原有測量精度不因中間變換而受到破壞,這些成果進入數據庫后,仍能只持原有精度,可保證建立高質量的房地產信息系統的需求。